四,存在性
維珍集團由布蘭森創辦,是英國最大的私營企業,業務形如”王國”,旗下有近二百家公司,無處不在,由最終的唱片,到鐵路 電信 影院 金融服務 娛樂 可樂等最為人所熟悉.當年為發展航空業,成立了維珍大航空公司.這當時被看作”自殺”.布蘭森更挑戰英國航空業老大英航,打了一場轟動一時的官司,最後嬴得勝利.保住大西洋兩岸的營運權.布蘭森經常形容維珍是一隻”跟在大企業屁股後面搶東西吃的小狗”他有意選定表面風平浪靜,但消費者並沒獲得滿意服務的作業為進軍目標.布蘭森進入每個行業時,不是成為新產品的創造者,却創造了新的商業模式.進入移動通訊時,布蘭森認為建網不如租網,將自己的品牌借給英國第五大移動通訊營運商one2one公司,成為第一家沒有自己網路基礎設施的移動電話營運商.
維珍集團早已注視澳門市場,集團旗下的澳洲藍色維珍航空,曾有意與澳門航空合組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,但最終合作計畫告終.維珍王國的業務,早已沒有地域界限,更拓至太空,計畫約在2009年推出太空遊….
維珍集團在澳門的投資正是藍海戰略進入澳門的第一次,但亦是最終..為何?布蘭森集團在投資澳門的策略上 供應鏈 方向 客觀上 時間上都是正確的,我也十分同意.但”他”在澳門航空的合作是失敗的,所以影響整個策略的完整性,即失地形,是兵法上的;;其次,布蘭森集團在消費者的滿足上是一絶(維珍應成為字典上的新專有名詞),但,簡單來說,在實証主義上現代消費者心理的學說仍是空虛,即不能滿足到消費者,即布先生的策略對消費者真正達到滿足是錯誤的.總體來說,藍海戰略只注重消費者的滿足度,在組織 管理 財務 等方面的缺乏,(滿足度又如上所說受到質疑),加上實証主義在現代營銷的再發現和特破,更使藍海的存在是需要質疑的..
發表迴響